一点号商业价值2天前
近日中国移动宣布自主研发企业级linux操作系统,而基于此操作系统的部署也陆续开展,预计2016年底数据中心全网机柜将突破10万架,由此带来的操作系统需求快速扩张。近几年操作系统国产化,一直是国内呼声最高的,因为国产化能够防止国外技术垄断等因素。不过小编看到中国移动的操作系统,内心是惆怅的,因为国产系统万变不离其宗,Linux是核心底层。
一个操作系统想用起来,没有硬件支持是不行的,所以最终企业凡是要“自主研发”操作系统的时候,首先想到的就是Linux,原因也是因为实在没有办法去写那么多驱动(目前比较成熟的内核里,驱动比较多的就只有Linux,所以Linux的驱动也越来越多,而如果要另起炉灶,写内核容易,写驱动难啊)。
那么一个好的系统到底具备哪些因素?国家都在推广各种国产操作系统,但是这些系统真的能在国内占据比较大的份额么?其实还是要看其生态,我们用一个系统,不是用它本身,而是用上面成千上万的应用。我们看看国外,比如微软开发每个版本都要投入上千人,这还不是从头开发。国内就算能找到这么多可用的工程师,也管不过来,管得过来也发不出钱来。
国产系统如果还想着占有pc,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 了。pc系统已经早已是windows的天下(抛开正版还是盗版这个问题)。windows为啥会在国内普及?很简单,是因为:“免费”(其实就是盗版啦)+ 软件生态。无论是专业软件还是普通民用类的软件,只要市场有需求,windows不愁没人帮他开发(或自己开发)。而linux呢?虽然也有软件商为其开发软件,甚至还有专业软件,但实在是少得可怜。所以国产操作系统想崛起,需要在别的终端发力才行。
国家大推国产系统,其实最主要还是在信息安全方面考虑。因为windows非开源,国家也不知道里面有没美国植入的什么代码,所以要推广国产系统。但是要把国产系统推到市场就难了。而这次中国移动研制的操作系统,其对外宣称为满足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企业应用部署要求,自主研发了一款面向云计算和大数据用户的企业级Linux操作系统,以CentOS社区操作系统为基础,向用户提供高质量商业化的系统订阅、技术支持服务。不过这些貌似和我们个人没什么关系。
国产操作系统中大部分概念都是从linux中衍生,国产操作系统更多的不过是个标签,一个用于宣传的亮点。有这国产头衔的操作系统大抵会打着感情牌,道:"你们都来用用我吧,我是中国人写的,我更符合中国人的习惯...",但是据我所知目前大部分所谓的国产系统不过是给linux内核套上了另一层皮,没有什么本质的变化,称之为国产linux发行版更为恰当。